在水文循環與大氣過程緊密交織的背景下,對江河湖泊的水情變化與區域氣象要素進行一體化同步監測,已成為精準預報水旱災害、科學管理水資源的關鍵。尤其是在通信信號缺失的偏遠地區,如何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與穩定傳輸,是長期以來的行業痛點。針對這一挑戰,風途推出了FT-SW4北斗水文氣象監測站,它是我司自主研發的一款集水文監測、氣象觀測與北斗衛星通信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綜合監測設備。
它能夠對江河、湖泊、水庫閘口、地下水管網等目標的流速、水位、流量和降雨量進行精確測量。還可以集成多種氣象傳感器,擴展監測氣溫、濕度、風速、風向、氣壓等基礎的氣象要素。這種水文與氣象的協同監測,使得該設備不僅能全面檢測水體的實時狀態,更能檢測驅動水文變化的大氣條件,為分析降雨-徑流關系、預警山洪災害以及評估區域水資源狀況提供了全面的數據基礎。
監測站采用非接觸式測量技術,流速和水位測量采用平面陣列雷達天線,不受風、溫度、霧霾、泥沙、漂浮物乃至水體腐蝕與泡沫的影響,保證了在復雜環境下的測量精度與長期穩定性。雷達水位測量范圍0.1至40米,精度高達±5毫米;流速測量范圍0.15至15米/秒,精度為±2%。雨量測量精度為±0.2毫米,所有數據通過RS485/MODBUS-RTU協議匯集。
設備內置北斗數傳終端,直接利用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衛星的短報文服務,徹底擺脫了對地面公網的依賴,在無信號、弱信號地區實現了監測數據的自主實時傳輸,通信成功率超過95%。數據上傳至云平臺后,用戶可通過CS架構軟件平臺在PC或手機瀏覽器上直接觀測,平臺支持實時與歷史數據儀表板展示、曲線分析、地圖定位、閾值告警及數據導出與轉發,為決策提供直觀、高效的支撐。
監測站采用太陽能電池板與蓄電池組合供電,具備IP67的野外防護等級,能在-40℃至85℃的寬溫范圍內穩定工作。
總之,FT-SW4北斗水文氣象監測站通過水文與氣象監測的有機結合,以及北斗衛星通信技術的成功應用,構建了一個部署靈活、數據精準、傳輸可靠的野外自動化監測解決方案,極大地提升了在無人區、偏遠山區等特殊地帶的綜合環境監測與預警能力,為防汛抗旱、水資源管理和氣候研究提供了技術保障。

推薦閱讀
- FT-SW4北斗水文氣象站:無信號地區水文氣象監測解決方案2025-11-05
- FT-SW3中小河流水文監測系統2025-11-03
- 河道流量怎么測?試試這臺檢測站(FT-SW3)!2025-10-30
- 農業環境監測系統:告別 "看天吃飯"2025-10-28
- 農業全自動氣象站:傳統農業變身“智慧農業”2025-10-24
- 農業自動氣象站,精細的天氣預報,預警氣象災害和病蟲害2025-10-22
- 雷達明渠流量監測系統【FT-ML3】風途科技2025-10-20
- 【一體化水位監測設備廠家】關于【風途科技】獲取報價與技術方案2025-10-16




風途首頁
電話咨詢
產品中心
在線客服